誰在“控制”印度洋
  美國安全戰略日益凸顯從大西洋、太平洋兩翼收攏,在印度洋合圍,實現其世界海權與全球安全戰略統合的特點
  文/劉中民(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印度洋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而其“石油航線”更是許多發達國家和亞太國家不可或缺的“戰略生命線”。
  對於近代以來大國圍繞印度洋的爭奪,有學者總結說:“如果把英美這樣的海洋國家比作‘矛’,那麼其爭霸路徑基本上就是:遏制兩翼,圍堵中亞,死保印度洋。如果把法國、德國、俄國這樣的內陸國家比作‘盾’,那麼,其爭霸路徑則與海洋國家正奇相合,即兩翼突破,決戰中亞,拿下印度洋。”
  冷戰時期美蘇在印度洋的爭奪,基本上也反映了海權國家與陸權國家地緣政治角逐的這一邏輯。
  冷戰結束後,伴隨海灣戰爭的爆發,尤其是“9·11”事件後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印度洋與南亞、西亞沿海區域的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大國力量在印度洋地區的角逐日趨激烈。
  從“戰略島”到“整合中東”
  冷戰時期,美國就在印度洋地區布有海外軍事基地。美國印度洋基地群以迪戈加西亞基地為核心,輻射至印度洋沿岸各港口,特別是阿拉伯灣、波斯灣和紅海地區。
  迪戈加西亞地處印度洋中心位置,是空中和海上交通樞紐。自1971年美國海軍從英軍手中接管以來,大規模擴建了港灣、碼頭、倉儲、油庫、機場跑道等設施,使之成為美國海軍在印度洋支援海灣地區作戰的重要軍事基地。
  該基地可停靠航母編隊和核潛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部署了一個預置艦中隊和7艘預置倉庫船,是向海灣地區投送力量、實施聯合遠征作戰的主要出發地和後勤支援基地。美國非常重視迪戈加西亞島的價值,把它作為全球絕對不可丟失的8個“戰略島”之一。
  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第二大基地是巴林基地,該基地可控制整個波斯灣及其出入口霍爾木茲海峽,也可控制紅海的出入口曼德海峽、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美國駐中東特混艦隊司令部就駐在此地。此外,美國海軍在印度洋地區還有多處港口和基地使用權。在中東變局中,美國之所以對巴林政府鎮壓反對派抗議浪潮表示默許,其重要考慮之一就是維護美在巴林海軍基地的安全。
  “9·11”事件以來,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美國安全戰略日益凸顯從大西洋、太平洋兩翼收攏,在印度洋合圍,實現其世界海權與全球安全戰略統合的特點。為此,美國加緊控制印度洋。
  美國在印度洋的總體戰略是,徹底摧毀“基地”組織巢穴,剿滅塔利班殘餘,進而控制從地中海到帕米爾的廣袤地帶,完全打通美國對中亞能源的戰略通道,控制通向中東大油田的海灣要衝。
  “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之名發動阿富汗戰爭,打通了中亞與南亞間的地緣戰略聯繫,確立了美國在上述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存在。這一戰略構思被稱為
  “整合中東”,追求的地緣政治效應是:俯瞰歐亞大陸東西南北,以土耳其為地緣樞紐和戰略支軸,使美國的各類戰略盟友和不同類型的親美國家基本連成一片。
  印度的“東方海洋戰略”
  在發動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並採取一系列戰略舉措增強對歐亞大陸地緣政治“心臟地帶”控制的同時,美國通過調整與印度的關係,加強了對印度洋的控制。
  印美的合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雙方多次舉行海上聯合演習。1998年因印度進行核試驗,美國凍結了兩國的海軍合作,但不久即恢復。
  其次,加強保護印度洋海上運輸線的合作。美國國防部2000年12月發表的《21世紀美國的戰略》報告說:“能否保衛美國領土、我們的公民和我們的經濟繁榮將取決於自由貿易和能否得到戰略資源以及國際水上通道。”
  “9·11”事件後,美國認為與印度開展海上合作。而印度不僅同意為美國艦艇提供護航、訓練基地和後勤補給支持等,還接受美國提出的共同在馬六甲海峽進行聯合巡邏的建議。根據美印雙方達成的協議,作為聯合反恐和打擊海盜行動的一部分,美、印海軍輪流派軍艦擔負馬六甲海峽的巡邏執勤任務。
  印度位於印度洋北部中心位置。在印度洋沿岸40多個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資源最為雄厚,這些都是印度成為海權大國的優越自然條件。
  印度獨立以來,一直把印度洋視為“命運之洋”。印度戰略家潘尼迦認為,印度的前途不決定於陸地邊境,而決定於從三面圍繞印度的廣闊海洋,誰控制印度洋,誰就掌握了印度。
  經濟資源因素也是印度重視印度洋的主要動因。印度97%的對外貿易途經海上,約50%的石油和80%的天然氣來自近海的專屬經濟區,其他30%的石油來自波斯灣。
  冷戰結束以來,海洋戰略在印度國家大戰略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且提出了“東方海洋戰略”的構想,力求使其海上力量進一步向其他海域輻射。按照印度的設想:向東,將其活動範圍擴大並伸展到中國南海和太平洋邊緣;向西,穿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瀕臨地中海;向南,將遠洋兵力前伸到印度洋最南端,甚至繞過好望角遠達大西洋。
  向太平洋滲透
  進入新世紀,印度的戰略重心日益傾向海洋,力圖掌控從波斯灣到馬六甲海峽以東的廣大地區。
  首先,印度特別加強了對印度洋及其周邊海域的戰略部署。潘尼迦早就在其提出的“鋼圈理論”中強調控制印度洋的重要性——“在適當的地方佈置下海空軍基地,造成一個圍繞印度的鋼圈,又在圈內建立一支力量強大、足以保衛內海的海軍,那麼對於印度的安全與昌盛大有關係的海洋就可以受到保護,變成一個安全區。”
  為達到全面控制印度洋的戰略目的,印度提出要控制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並準備在美國海軍撤出印度洋地區後控制整個印度洋。
  為實現這一構想,印度於1998年4月專門在孟加拉灣東部的尼科巴與安達曼群島上組建了遠東海軍司令部,除負責擴大對印度洋的控制外,還把觸角延伸到了太平洋。2001年9月,印度在該群島的布萊爾港建立了新的戰略防禦司令部。
  其次,通過“東進”戰略謀求向太平洋滲透,尤其對馬六甲海峽安全和南海問題表現出異常的興趣。
  再次,印度大力發展海上力量,並謀求發展海上戰略核力量。1998年8月,印度出台了所謂的“核原則”草案,明確提出要建成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核武器發射系統,以具備最低限度而又可靠的核打擊能力。為此,印度海軍正在加快進行以核潛艇為核心的海上核力量的建設。
  印度21世紀海洋戰略的基本定位是:印度海軍不但要保衛印度漫長的海岸線、島嶼領土及專屬經濟區,還要控制鄰近國家的海域,保持對印度洋地區國家的絕對軍事優勢;對在印度洋地區駐有軍事力量的區外大國,力求通過核威懾等手段,阻止其向印度洋地區滲透;同時要具備控制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戰略要地的能力。
上一頁1234下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15fotk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