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網上一幅關於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圖,引發了許多家長及老師的共鳴,圖中的內容也讓許多家長感觸頗多。《成都晚報》記者瞭解到,許多孩子因為學校對做家務活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教育,可謂家務達人,而有部分孩子,因為父母的溺愛,懶於動手,甚至要求家長實行有償勞動。(2月17日《成都晚報》)
  培養孩子做家務本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可如今一些家長卻企圖用金錢來吸引孩子完成家務。對此,筆者以為,有償家務雖然可以“刺激”孩子做家務,但卻容易導致孩子“唯錢是從”。故此,筆者以為,用“有償家務”來培養孩子的家庭意識並不可取。
  首先,做家務活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因此,孩子義務的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無可厚非。動輒被家長“明碼標價”的家務勞動,卻會誤導孩子把應盡的“義務”異化為有償才完成的負擔,這不但在無形中弱化了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義務感,還可能會讓孩子對今後的義務勞動、志願活動等公益活動嗤之以鼻。長此以往,並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其次,與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相比,中國孩子在家務活上確實讓中國家長汗顏,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家長就一定要用金錢刺激的方式來迎頭趕上,因為欲速則不達。雖然有償家務能在短期內讓孩子乾家務,但卻不能長久地維繫孩子乾家務的興趣。換言之,這種獎勵並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服務意識,反而會讓孩子形成不給錢不辦事、給少錢不滿意的錯誤認知,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最後,10歲女孩乾家務向父母討價還價的新聞不難看出,有償家務會使親情蒙上市儈的陰影,進而影響親子關係。從這點上看,有償家務是一種功利和世俗的家庭教育觀,並不宜提倡。因此,家長在嘗試有償家務時,應該慎之又慎。
  當然,鼓勵孩子做家務也並不一定非得談錢不可。比如可以採取口頭表揚、或者獎勵其看喜歡的電影、與喜歡的人一起做游戲等非物質性的獎勵形式,但最關鍵的是,請家長們不要在越俎代庖的把本該是孩子的活大包大攬起來。
  文/孫明  (原標題:有償家務讓親情斤斤計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15fotkf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